zhī jīn

博古知今

拼音 bó gǔ zhī jīn怎么读

注音 ㄅㄛˊ ㄍㄨˇ ㄓ ㄐㄧㄣ

感情 褒义

近义词 博古通今

反义词 孤陋寡闻

博古知今的意思

博:广博。
通晓古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
出处三国・魏・王肃《孙子家语・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,博古知今,通礼乐之原,明道德之归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称颂人。

博古知今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博古通今”。见“博古通今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博古通今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博古通今”原作“博古知今”。“博”、“通”都有见识广大的意思,一个人如果对于古今之事都能通晓,学问自然十分渊博。《孔子家语・卷三・观周》中记载著孔子曾对弟子南宫敬叔称赞老子,说老子的学问渊博,通晓古今,又明白礼乐的源流演变,明白道德的道理,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,便要弟子驾车,前往拜访老子,向他请教礼乐之事。后来“博古通今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人学问渊博,通晓古今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孔子家语・卷三・观周》︰“孔子谓南宫敬叔曰:『吾闻老聃博古知今,通礼乐之原,明道德之归,则吾师也。今将往矣。』”(源)
  • 02.元・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一折:“近来有一秀才,姓苏名秦,此人博古知今,真乃将相之器。”

博古知今的翻译

  1. have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knowledge

博古知今成语接龙

“今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  • 沽名钓誉
  • 誉过其实
  • 实事求是
  • 是是非非
  • 非亲非故

博古知今成语接龙

“博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顶天立地
  • 泰山压顶
  • 民安国泰
  • 祸国殃民
  • 幸灾乐祸
  • 三生有幸
  • 举一反三
  • 轻而易举
  • 避重就轻
  • 无所回避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
博古知今字义分解

读音(bó), 十部,共12画

①. 多,广,大。 如: 广博。渊博。博学(学问广博)。博览。博爱。博物。

②. 知道得多。 如: 博古。

③.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。 如: 博取。博得。聊博一笑。

④. 古代的一种棋戏;后泛指赌财物。 如: 博奕。赌博。

读音(gǔ), 口部,共5画

①. 时代久远的,过去的,与“今”相对。 如: 古代。古稀(人七十岁的代称,源于杜甫《曲江》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)。古典。古风。古训。古道(a.指古代的道理;b.古朴;c.古老的道路)。

②. 古体诗的简称。 如: 五古(五言古诗)。七古(七言古诗)。

③. 姓。

读音(zhī,zhì), 矢部,共8画

㈠ 知 [ zhī ]

①. 晓得,明了。 如: 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温故知新。知难而进。知情达理。

②. 使知道。 如: 通知。知照。

③. 学识,学问。 如: 知识,求知。无知。

④. 主管。 如: 知县(旧时的县长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

⑤. 彼此了解。 如: 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

⑥. 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。 如: 故知(老朋友)。

㈡ 知 [ zhì ]

①. 同“智”,智慧。

读音(jīn), 人部,共4画

①. 现在。 如: 今天。今生。今世。今番(这次)。古为今用。今是昨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