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è fēn máo

裂土分茅

拼音 liè tǔ fēn máo怎么读

注音 ㄌㄧㄝ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列土分茅

裂土分茅的意思

古代分封诸侯时,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,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。

出处《尚书・禹贡》:“厥贡惟土五色。”孔颖达疏:“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,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,使归国立社……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,其割土与之时,苴以白茅,用白茅裹土与之。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指分封土地。

例子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25回:“若得了江山时节,与他平分疆土,裂土分茅。”

裂土分茅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,取其地之土,并以白茅包之,作为诸侯建国的象征。见《书经・禹贡・孔颖达・正义》。后指分封土地。《明・高濂・玉簪记・第十五出》:“裂土分茅一郡间,君恩民命两相关,从来为国心如血,早把胡钩日下按。”或作“分茅列土”、“分茅裂土”、“分茅胙土”、“列土分茅”。

裂土分茅成语接龙

“茅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茅塞顿开
  • 开门见山
  • 山崩地裂
  • 裂裳裹足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
裂土分茅成语接龙

“裂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山崩地裂
  • 愚公移山
  • 大智若愚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  • 跋山涉水
  • 打谩评跋
  • 风吹雨打
  • 甘拜下风

裂土分茅字义分解

读音(liè,liě), 衣部,共12画

㈠ 裂 [ liè ]

①. 破开,开了缝(fèng )。 如: 裂开。裂纹。裂缝。裂痕。裂变(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其他原子核,并放出中子的过程)。裂隙。裂罅(裂缝)。分裂。破裂。决裂。割裂。扯裂。

㈡ 裂 [ liě ]

①. 物体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。 如: 裂着怀。

读音(tǔ), 土部,共3画

①.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。 如: 土壤。黄土。

②. 疆域。 如: 国土。领土。

③. 本地的,地方性的。 如: 故土。

④. 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。 如: 土方(民间流传的药方,亦称“偏方”)。

⑤. 不合潮流。 如: 土气。

⑥. 未熬制的鸦片。 如: 烟土。

⑦.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⑧. 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。 如: 土族。

⑨. 姓。

读音(fēn,fèn), 刀部,共4画

㈠ 分 [ fēn ]

①. 区划开。 如: 分开。划分。分野(划分的范围)。分界。分明。条分缕析。分解。

②.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。 如: 分发。分忧。分心劳神。

③.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。 如: 分会。分行(háng )。

④. 散,离。 如: 分裂。分离。分别。分崩离析。分门别类。

⑤. 辨别。 如: 区分。分析。

⑥. 区划而成的部分。 如: 二分之一。

⑦. 一半。 如: 人生百年,昼夜各分。春分。秋分。

㈡ 分 [ fèn ]

①. 名位、职责、权利的限度。 如: 分所当然。身分。分内。恰如其分。安分守己。

②.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。 如: 成分。天分(天资)。情分(情谊)。

③. 料想。 如: “自分已死久矣”。

④. 同“份”,属于一定的阶层、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。 如: 知识分子。

读音(máo), 艸部,共8画

①. 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开花,后生叶,花穗上密生白毛。根茎可食,亦可入药。叶可编蓑衣(亦称“白茅”)。 如: 茅草。茅庐。茅舍。名列前茅(喻名次列在前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