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uǒ yòu féng yuán

左右逢源

拼音 zuǒ yòu féng yuán怎么读

注音 ㄗㄨㄛˇ ㄧㄡˋ ㄈㄥˊ ㄩㄢˊ

感情 贬义

近义词 八面玲珑得心应手无往不利称心如意

反义词 左支右绌左右为难

左右逢源的意思

到处都能碰到取之不尽的源泉。比喻做事、写作得心应手;应付自如。

出处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“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。”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

例子续范亭《来南泥湾途中》:“有似池鱼入大海,左右逢源空气香。”

正音“逢”,读作“féng”,不能读作“fēng”。

辨形“源”,不能写作“原”。

歇后语 1. 西瓜地里散步 —— 左右逢源
2. 脚踏两只船 —— 左右逢源

谜语 1.(谜底:左右逢源)
2. 舍南舍北皆春水 (谜底:左右逢源)

故事 战国时期,孟子给他的学生讲治学之道,学生问怎样才能学到高深的学问,孟子说:方法要对,态度要好,学习要有自觉性,学习知识要心有所得,久而久之,就学得广、深、透,使用起来就能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,自然就得心应手、左右逢源。

左右逢源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“左右逢源”之“源”,典源作“原”。“原”,同“源”。左右两边都能够得到水源。指学道有得,即可得心应手,取用不竭。语本《孟子・离娄下》。后来“左右逢源”用来比喻办事得心应手或处事圆融。

【典源】

《孟子・离娄下》

孟子曰:“君子深造之以道,欲其自得之也。自得之,则居之安;居之安,则[1]之深;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,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。”

注解

[1]资:借助。

【典故】

“左右逢源”原作“左右逢原”。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重要思想家,在政治观上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,发展为仁政学说。《孟子》一书为弟子辑其所述而成,其中可见他对孔子理念的传承,并可得见他完整的思想体系。其中〈离娄〉一篇多论仁政及尽伦希圣之事,典源所从出的这段文字,讲述的是为学应有的态度。孟子以为要追求精到深入的学问,必须用心去体会。若能自得于心,则所学才能深固,应用起知识才能随心所欲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后来“左右逢源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指学道有得,即可得心应手,取用不竭。后则泛用于比喻办事得心应手或处事圆融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清・顾复《平生壮观》卷二:“其书有出锋者,藏锋者,放纵者,谨守者,肥者,瘦者,皆左右逢源,而不逾矩者焉。”
  • 02.清・朱彝尊〈合刻集韵类篇序〉:“学诗者得而诵习之,既免四羊三豕之失,而音无夺伦,纽分畛域,注相引证,庶乎取诸左右逢源矣夫。”
  • 03.清・赵翼《瓯北诗话・卷五・苏东坡诗》:“自非博极群书,足供驱使,岂能左右逢源若是?想见坡公读书,真有过目不忘之资,安得不叹为天人也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办事得心应手或处事圆融。

类别用在“圆融周密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的知识确实渊博,辩论时左右逢源,滔滔不绝。

凭他在商场的人脉,他做起生意来左右逢源,一帆风顺。

在一个单位待久了,工作起来自然左右逢源,得心应手。

多读书,多领会,写起文章来,就会有福至心灵,左右逢源的感觉。

他凭著协商的长才,左右逢源地把事情处理完了,各方面的人都满意。

左右逢源的翻译

  1. have one's bread buttered on both sides
  2. легко справляться
  3. avoir la main heureuse(tout va à souhait,sans encombres)

左右逢源成语接龙

“源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源清流洁
  • 洁身自好
  • 好为人师
  • 师心自用
  • 用兵如神
  • 神机妙算
  • 算无遗策
  • 策无遗算
  • 算尽锱铢
  • 铢积寸累
  • 累月经年
  • 年富力强
  • 强弩之末
  • 末大不掉
  • 掉以轻心
  • 心安理得
  • 得不偿失
  • 失魂落魄
  • 魄散魂飞
  • 飞黄腾达
  • 达官显宦
  • 宦海风波
  • 波澜壮阔

左右逢源成语接龙

“左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情同羊左
  • 触景生情
  • 灵机一触
  • 冥顽不灵
  • 薄暮冥冥
  • 妄自菲薄
  • 言狂意妄
  • 妙不可言
  • 莫名其妙
  • 无适无莫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
左右逢源字义分解

读音(zuǒ), 工部,共5画

①. 面向南时,东的一边,与“右”相对。 如: 左手。左方。左右。左膀右臂。

②. 地理上指东方。 如: 山左。江左。

③.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。 如: 左派。左翼。左倾。

④. 斜,偏,差错。 如: 左脾气。左嗓子。

⑤. 降低官职。 如: 左迁。

⑥. 古同“佐”,佐证。

⑦. 姓。

读音(yòu), 口部,共5画

①. 面向南时,西的一边,与“左”相对。 如: 右手。右边。

②. 地理上指西方。 如: 山右。江右。

③.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。 如: 右倾。右派。右翼。

④. 古代称等级高的。 如: 右族。右职。无出其右(没有高过它的)。

⑤. 崇尚,重视。 如: “窃以右文兴化,乃致治之所先”。

⑥. 古同“侑”,劝酒,劝食。

⑦. 古同“佑”,帮助,偏袒。

读音(féng), 辵部,共10画

①. 遇到。 如: 逢遇。久别重逢。逢凶化吉。狭路相逢。

②. 迎合,巴结。 如: 逢迎。逢君之恶。

③. 姓。

读音(yuán), 水部,共13画

①.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。 如: 河源。泉源。发源。源远流长。源头。

②. 事物的根由。 如: 来源。资源。渊源。能源。起源。策源地。

③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