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ái yóu yán

柴米油盐

拼音 chái mǐ yóu yán怎么读

注音 ㄔㄞˊ ㄇㄧˇ ㄧㄡˊ ㄧㄢˊ

繁体 柴米油鹽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油盐酱醋

柴米油盐的意思

泛指必需的生活用品。

出处元・兰楚芳《粉蝶儿・思情》套曲:“若要咱称了心,则除是要到家,学知些柴米油盐价,恁时节闷减愁消受用杀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生活必需品。

例子毛泽东《关心群众生活,注意工作方法》:“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,吃饭问题,住房问题,柴米油盐问题,疾病卫生问题,婚姻问题。”

柴米油盐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泛指日常生活的必需品。《元・兰楚芳・粉蝶儿・他生的如月如花套・尾声》:“若要咱称了心,则除是娶到家,学知些柴米油盐价,恁时节闷减愁消受用杀。”《儒林外史・第三十六回》:“这小小厮每早到三里路外镇市上买些柴米油盐小菜之类,回家与娘子度日。”

柴米油盐的翻译

  1. chief daily necessities
  2. 日常生活必需品(にちじょうせいかつひつじゅひん)
  3. denrées de première nécessité

柴米油盐成语接龙

“盐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盐梅相成
  • 成人之美
  • 美不胜收
  • 收回成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
柴米油盐成语接龙

“柴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骨瘦如柴
  • 粉身碎骨
  • 涂脂抹粉
  • 一塌糊涂
  • 始终如一
  • 下车伊始
  • 不在话下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
柴米油盐字义分解

读音(chái), 木部,共10画

①. 烧火用的草木。 如: 柴草。柴火。柴门。火柴。木柴。

②. 烧柴祭天。 如: “柴于上帝”。

③. 瘦,不松软。 如: 柴鸡。柴心。

④. 姓。

读音(mǐ), 米部,共6画

①.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。 如: 小米。大米。稻米。米珠薪桂(米像珍珠;柴像桂木,形容物价昂贵,生活困难)。

②. 国际长度单位(旧称“公尺”“米突”),一米等于三市尺。

③. 姓。

读音(yóu), 水部,共8画

①. 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液体,一般不溶于水,容易燃烧。 如: 油饼。油布。油彩。油画。油亮。油水(亦指不正常的收益或额外好处)。油轮。油垢。奶油。石油。食油。汽油。添油加醋。

②. 用油或漆涂抹。 如: 油刷(①涂抹油、漆;②涂抹油、漆的刷子)。

③. 被油弄脏。 如: 衣服油了一大片。

④. 狡猾。 如: 油滑。

读音(yán), 皿部,共10画

①. 无机化合物,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,成分是氯化钠,用来制造染料、玻璃、肥皂等,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(有“海盐”、“池盐”、“井盐”、“岩盐”等种类)。 如: 盐巴。盐卤。盐分(fèn )。盐田。

②. 〔~酸〕氯化氢的水溶液,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原料,多用于工业和医药。

③. 化学上称酸类与碱类中和而成的化合物。 如: 酸式盐。碱式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