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āo wàng zhòng

德高望重

拼音 dé gāo wàng zhòng怎么读

注音 ㄉㄜˊ ㄍㄠ ㄨㄤˋ ㄓㄨㄥˋ

感情 褒义

近义词 众望所归年高德劭

反义词 无名鼠辈

德高望重的意思

道德好;声望大。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;有名望。

出处宋・司马光《辞人对小殿札子》:“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,德高望重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,用于称颂老人。

例子龚师傅德高望重,既有主张,自然力量不小。(《续孽海花》第四十回)

正音“重”,读作“zhòng”,不能读作“chóng”。

辨形“重”,不能写作“童”。

歇后语 选了尺码又挑斤头 —— 德高望重

谜语 最有威望的人 (谜底:德高望重)

故事 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富弼26岁踏上仕途,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。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,先后担任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宰相,在处理外交、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,司马光称颂他为“三世辅臣,德高望重。”

德高望重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形容人品德高尚,极有声望。语本《晋书・卷六四・简文三子列传・会稽文孝王道子》。△“年高德劭”

【典源】

《晋书・卷六四・简文三子列传・会稽文孝王道子》

元显无良师友,正言弗闻,谄誉日至,或以为一时英杰,或谓为风流名士,由是自谓无敌天下,故骄侈日增。帝又以元显有翼亮之功,加其所生母刘氏为会稽王夫人,金章紫绶。会洛阳覆没,道子以山陵幽辱,上疏送章绶,请归藩,不许。及太皇太后崩,诏道子乘舆入殿。[1][2][3][4],称己德隆望重,既[5][6],内外群僚皆应尽敬。于是公卿皆拜。于时军旅荐兴,国用虚竭,自司徒已下,日廪七升,而元显聚敛不已,富过帝室。

注解

[1]元显:即司马元显,生卒年不详。晋司马道子之子。

[2]讽:暗示。

[3]礼官:职官名。职司礼仪的官员。

[4]下议:交给下面讨论。

[5]录:登录、任用。

[6]百揆:总理国政之行政长官。

【典故】

“德高望重”原作“德隆望重”。自从东晋大臣谢安病死后,晋孝武帝便将大权交给他的弟弟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,由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。司马元显是司马道子的长子,因家世显赫,周围的人对司马元显极尽奉承巴结之能事,让司马元显自以为是一代英杰,无人可比。孝武帝也因他有辅政之功,加上他的生母刘氏是会稽王夫人,所以让他享有高官厚禄,使司马元显更是目中无人。太皇太后驾崩时,孝武帝召司马道子入宫,司马元显认为自己“德隆望重”(德行高,声望隆),所以命令百官要向他跪拜。群臣慑于司马元显的淫威,也只好跪拜。后来“德高望重”这句成语就从原文“德隆望重”演变而出,用来指品德高尚,极有声望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司马光〈辞入对小殿劄子〉:“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,德高望重,神宗皇帝想见其人,故特制此礼,乃自古所无。”
  • 02.明・归有光〈上总制书〉:“伏惟君侯德高望重,谋深虑渊。”
  • 03.《说唐演义》第三九回:“却说太原唐公李渊德高望重,手下兵多将勇,见炀帝游幸未归,天下大乱,就益发修理甲兵,渐有问鼎中原之志。”
  • 04.《续孽海花》第四○回:“龚师傅德高望重,既有主张,自然力量不小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形容人品德高尚,极有声望。褒义。

类别用在“品德高尚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在政界德高望重,一言九鼎,很受大家的爱戴。

李教授学识渊博,在校园里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师。

董事长德高望重,公司上下同仁对他无不恭敬有加。

德高望重,这次若由他出面交涉,想必能达成协议。

德高望重的总工程师在退休之后,公司仍继续聘他担任顾问。

刘教授对学术界贡献良多,极受国际推崇,是位德高望重的学者。

德高望重的翻译

  1.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(with great virtue and high prestige)
  2. 道徳的(どうとくてき)に立派(りっぱ)で人望(じんぼう)も厚(あつ)い
  3. пóльзоваться всеóбщим уважéнием
  4. vertu éminiente et grand prestige

德高望重成语接龙

“重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重见天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
德高望重成语接龙

“德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歌功颂德
  • 四面楚歌
  • 不三不四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
德高望重字义分解

读音(dé), 彳部,共15画

①.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,品行,品质。 如: 美德。品德。公德。德行。道德。德性。德育(以一定的社会要求,进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德才兼备。度德量力。德高望重。

②. 心意,信念。 如: 一心一德。

③. 恩惠。 如: 德施。德泽(德化和恩惠)。德惠。感恩戴德。

④. 姓。

读音(gāo), 高部,共10画

①.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,与“低”相对。 如: 高峰。高空。高踞。高原。高耸。高山流水(喻知己、知音或乐曲高妙)。高屋建瓴(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)。高瞻远瞩。

②. 高度。 如: 他身高一米八。

③. 等级在上的。 如: 高级。高考。

④.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。 如: 高质量。高消费。高价。高档。高手。高能物理。

⑤. 声音响亮。 如: 引吭高歌。

⑥. 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。 如: 高见。高就。高论。高寿。高堂。高徒。

⑦. 热烈、盛大。 如: 高昂。兴高采烈。

⑧. 显贵,道德水平高。 如: 崇高。清高。高风亮节。高尚。高雅。高洁。

⑨.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。 如: 高祖。

⑩.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。 如: 高锰酸钾。

⑪. 姓。

读音(wàng), 月部,共11画

①. 看,往远处看。 如: 望见。眺望。张望。望尘莫及(喻远远落后)。望风捕影。

②. 拜访。 如: 看望。拜望。探望。

③. 希图,盼。 如: 期望。欲望。喜出望外。

④. 人所敬仰的,有名的。 如: 望族。名望。声望。威望。

⑤. 向,朝着。 如: 望东走。

⑥. 月圆,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。 如: 望日。

⑦. 埋怨,责备。 如: 怨望。

⑧. 姓。

读音(zhòng,chóng), 里部,共9画

㈠ 重 [ zhòng ]

①. 分(fèn)量较大,与“轻”相对。 如: 重负。重荷。重量(liàng )。重力。举重。负重。

②. 程度深。 如: 重色。重病。重望。重创。

③. 价格高。 如: 重价收买。

④. 数量多。 如: 重金聘请。眉毛重。重兵。

⑤. 主要,要紧。 如: 重镇。重点。重任。重托(国家重大的托付)。重柄。

⑥.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。 如: 重视。尊重。器重。隆重。

⑦. 言行不轻率。 如: 慎重。自重。

㈡ 重 [ chóng ]

①. 再。 如: 重复。重申。重版。重沓(重复繁冗)。重阳。重逢。

②. 〔~庆〕地名,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,地处中国西南。

③. 层。 如: 重叠。重霄。重洋。重唱。重峦叠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