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ǐng zhì

摩顶至足

拼音 mó dǐng zhì zú怎么读

注音 ㄇㄛˊ ㄉㄧㄥˇ ㄓˋ ㄗㄨˊ

繁体 摩頂至足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摩顶至踵

摩顶至足的意思

犹摩顶放踵。

出处南朝・梁・吴均《行路难》:“摩顶至足买片言,开胸沥胆取一顾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不辞劳苦。

例子《旧唐书·薛登传》:“上启陈诗,唯希咳唾之泽;摩顶至足,冀荷提携之恩。”

摩顶至足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摩顶放踵”。见“摩顶放踵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摩顶放踵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,许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学说主张,以期能对治理国政有所帮助。而战国时候,杨朱的贵己学说和墨子的兼爱学说恰巧形成强烈的对比,在《孟子》书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两人思想的差别。孟子说:“杨子主张为我,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打算,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样微小的东西而对天下有利,也不肯做。然而墨子的兼爱主张,却是一种平等之爱,纵使是磨秃了头顶,走破了脚后跟,只要是有利于天下的事,他便会奋不顾身地去做。”后来《孟子》原文中的“摩顶放踵”,就用来比喻舍己救世,不辞劳苦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南朝梁・吴均〈行路难〉诗五首之二:“摩顶至足买片言,开胸沥胆取一顾。”
  • 02.唐・薛登〈论选举疏〉:“上启陈诗,惟希咳唾之泽;摩顶至足,冀荷提携之恩。”

摩顶至足的翻译

  1. wear oneself out from head to foot to help others

摩顶至足成语接龙

“足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  • 沽名钓誉
  • 誉过其实

摩顶至足成语接龙

“摩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毂击肩摩
  • 推轮捧毂
  • 以此类推
  • 忘其所以
  • 念念不忘
  • 心心念念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  • 跋山涉水
  • 打谩评跋
  • 风吹雨打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漫不经心
  • 天真烂漫

摩顶至足字义分解

读音(mó,mā), 手部,共15画

㈠ 摩 [ mó ]

①. 擦,蹭,接触。 如: 摩擦。摩天。摩崖(山崖上刻的文字、佛像等)。摩肩接踵。摩顶放踵。

②. 摸,抚。 如: 摩弄。摩挲(suō)

③. 研究,切磋。 如: 观摩。揣摩(a.研究,仔细琢磨;b.估量,推测)。

④. 古同“磨”,磨擦。

㈡ 摩 [ mā ]

①. 〔~挲(suō)〕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。

读音(dǐng), 页部,共8画

①. 最高的,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。 如: 顶点。头顶。山顶。顶巅。顶尖。

②. 用头支承。 如: 顶承。顶天立地。

③. 支撑,抵住。 如: 顶礼(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,两手伏地,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)。顶门立户。

④. 从下面拱起。 如: 种子发芽把土顶起来了。

⑤. 最,极。 如: 顶好。顶多。顶大。

⑥. 相对着。 如: 顶风。顶头。

⑦. 相当,等于。 如: 一个顶俩。

⑧. 担当。 如: 顶班。不顶事。

⑨. 代替。 如: 顶罪。冒名顶替。

⑩. 争辩,冲撞。 如: 顶嘴。

⑪. 量词,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。 如: 两顶帽子。

⑫. 到(某个时间)。 如: 昨天顶十二点才到家。

读音(zhì), 至部,共6画

①. 到。 如: 至此。自始至终。从古至今。至于。以至。甚至。

②. 极、最。 如: 至少。至亲。至交(最相好的朋友)。至诚。至高无上。至理名言。

读音(zú), 足部,共7画

①. 脚。 如: 足下(对对方的敬称)。足迹。足球。足坛。失足。高足(敬辞,称别人的学生)。举足轻重。画蛇添足。

②.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。 如: 鼎足。碗足。

③. 充分,够量。 如: 足月。足见。足智多谋。

④. 完全。 如: 足以。足色。

⑤. 值得,够得上。 如: 不足为凭。微不足道。

⑥. 增益。 如: 以昼足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