àn bīng

按兵不举

拼音 àn bīng bù jǔ怎么读

注音 ㄢˋ ㄅㄧㄥ ㄅㄨˋ ㄐㄩˇ

繁体 按兵不舉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按兵不动

反义词 闻风而动

按兵不举的意思

犹按兵不动。

出处元・无名氏《开诏救忠》第三折:“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,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。”明・无名氏《精忠记・挂冠》:“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,岂有按兵不举之理?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。

例子侯虎曰:‘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!今按兵不举,坐观成败。’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四回

按兵不举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按兵不动”。见“按兵不动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按兵不动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荀子,名况,战国时赵人。学说本于孔子,主张礼治而倡性恶之说。在〈王制〉篇中,主要阐述成就圣王的制度、管理天下的方法,以及导致国家兴亡的缘由,以供君王作为借镜。典源节录的这一段,荀子主张:国家富足强盛时,要采取中立的态度,不要为了合纵连横这类的外交事宜而有所偏私,并停止军事行动,在一旁等候观看那些残暴不仁的国家彼此争斗即可。后来“按兵不动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暂时不采取行动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元・无名氏《开诏救忠》第三折:“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,想著你按兵不举心更毒。”
  • 02.《封神演义》第四回:“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!今按兵不举,坐观成败。”

按兵不举的翻译

  1. to rest one's men for a time
  2. не предпринимáть активных военных действий

按兵不举成语接龙

“举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举一反三
  • 三心二意
  • 意味深长
  • 长驱直入
  • 入不敷出
  • 出神入化
  • 化为乌有
  • 有朝一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
按兵不举成语接龙

“按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八府巡按
  • 横七竖八
  • 老泪纵横
  • 白头偕老
  • 不分皂白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
按兵不举字义分解

读音(àn), 手部,共9画

①. 用手或手指压。 如: 按铃。按键。按钮。按脉。按摩。

②. 止住。 如: 按捺。按耐。按压。

③. 依照。 如: 按照。按理。按例。按说。按质论价。

④. 考查,研求。 如: 按验(审查验证)。按察(稽查审察)。

⑤. (编者、作者等)在正文之外所加的说明或论断。 如: 按语。编者按。

读音(bīng), 八部,共7画

①. 武器。 如: 兵器。兵刃。兵不血刃(兵器上面没有沾血,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)。

②. 战士,军队。 如: 兵士。兵卒。兵丁。兵戎相见(指武装冲突)。

③.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。 如: 兵法。兵家。兵机。兵衅(战争的争端)。兵书。兵谏(进谏时以武力要挟,迫使必从)。兵荒马乱。兵贵神速。

读音(bù,fǒu), 一部,共4画

㈠ 不 [ bù ]

①. 副词。

②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 如: 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③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 如: 不,我不知道。

④. 用在句末表疑问。 如: 他现在身体好不?

㈡ 不 [ fǒu ]

①.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读音(jǔ), 丶部,共9画

①. 向上抬,向上托。 如: 举头。举手。举重。举棋不定。

②. 动作行为。 如: 举止。轻而易举。

③. 发起,兴办。 如: 举义。举办。创举。

④. 提出。 如: 举要。举例。

⑤. 推选,推荐。 如: 推举。荐举。

⑥. 全。 如: 举国。举世。举家。

⑦. 古代指科举取士。 如: 科举。举人。一举成名。

⑧. 攻克。 如: “一战而举鄢、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