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uán yí zhī cè怎么读
注音: ㄑㄩㄢˊ ㄧˊ ㄓ ㄘㄜˋ
繁体: 權宜之策
感情 中性
近义词: 权宜之计
见“权宜之计”。 复制
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7卷:“前者老舅不知详细,故用权宜之策,今已明白,岂有是理。”
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事情。
例子:清·冯桂芬《借兵俄法议》:“用夷固非常道,不失为权宜之策。”
①.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。 如: 政权。权力。权威。权贵。权柄。权势。生杀予夺之权。
②. 有利的形势。 如: 主动权。
③. 变通,不依常规。 如: 权变。权谋(随机应变的计谋)。权术。智必知权。
④. 暂且,姑且。 如: 权且。
⑤. 秤锤。 如: 权衡。
⑥. 衡量,估计。 如: 权其轻重。
⑦. 姓。
①. 适合,适当。 如: 宜人。宜于。合宜。权宜。适宜。相宜。
②. 应该,应当。 如: 事不宜迟。
③. 当然,无怪。 如: 宜其无往而不利也。
④. 姓。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 如: 赤子之心。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 如: 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。 如: 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 如: 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⑤. 代词,这,那。 如: 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 如: 久而久之。
⑦. 往,到。 如: 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①.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,头上有尖刺。
②. 鞭打。 如: 策马。鞭策。
③. 激励,促进。 如: 策动。策勉。
④.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。 如: 简策。
⑤.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、授爵或免官。 如: 策命。策免。策封。
⑥.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。 如: 策论。策问。
⑦. 杖。 如: 策杖。
⑧.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,形状与“筹”相似。
⑨. 计谋,主意,办法。 如: 上策。献策。决策。政策。策划。束手无策。
⑩. 书法用字名称,指仰横。
⑪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