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áng zhōng

黄钟瓦釜

拼音 huáng zhōng wǎ fǔ怎么读

注音 ㄏㄨㄤˊ ㄓㄨㄥ ㄨㄚˇ ㄈㄨˇ

繁体 黃鐘瓦釜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黄钟瓦缶

黄钟瓦釜的意思

瓦釜:泥土烧成的大锅,用作乐器,音调最为低。
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;贤才和庸才。

出处战国・楚・屈原《楚辞・卜居》:“世溷浊而不清,蝉翼为重,千钧为轻;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;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
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贤才和庸才。

例子茅盾《西江月·为新刊作》:“形象思维谁好,典型塑造孰优。黄钟瓦釜待搜求,不宜强分先后。”

黄钟瓦釜成语接龙

“釜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釜底抽薪
  • 薪尽火传
  • 传宗接代
  • 代人捉刀
  • 刀山火海
  • 海底捞针
  • 针锋相对
  • 对牛弹琴
  • 琴棋书画
  • 画蛇添足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
黄钟瓦釜成语接龙

“黄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信口雌黄
  • 轻诺寡信
  • 避重就轻
  • 无所回避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脍炙人口

黄钟瓦釜字义分解

读音(huáng), 部,共11画

①.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。 如: 黄色。黄昏。牛黄。黄澄澄。信口雌黄。

②. 特指中国黄河。 如: 黄灾。治黄。黄泛区。

③. 指“黄帝”(即“轩辕氏”,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)。 如: 黄老(黄帝和老子)。炎黄子孙。

④.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。 如: 事情黄了。

⑤. 姓。

读音(zhōng), 钅部,共9画

①. 金属制成的响器,中空,敲时发声。 如: 警钟。编钟(古代乐器。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,用小木槌击奏。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,枚数也不同)。钟鼎(古铜器总称,上面铭刻文字)。

②. 计时的器具。 如: 钟表(钟和表的总称)。座钟。钟鸣漏尽(晨钟已鸣,夜漏将尽。喻年届迟幕)。

③.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,小时。 如: 钟头(小时,如“开了一个钟钟的会”)。

④. 杯子。

⑤. 集中,专一。 如: 钟情(感情专注)。钟爱(特别爱)。钟灵毓秀(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)。

读音(wǎ,wà), 瓦部,共4画

㈠ 瓦 [ wǎ ]

①. 用陶土烧成的。 如: 瓦罐。瓦器。瓦釜雷鸣(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,煊赫一时)。

②. 〔~特〕电的功率单位。简称“瓦”。

③.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。 如: 瓦当(dāng )(即瓦筒之头)。瓦匠。

㈡ 瓦 [ wà ]

①. 盖瓦。 如: 这间房就等瓦瓦(wǎ)了。

读音(fǔ), 金部,共10画

①. 古代的一种锅。 如: 釜底抽薪。破釜沉舟。

②. 中国春秋战国时量器名,亦是容量单位,标准不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