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ò rán kāi lǎng

豁然开朗

拼音 huò rán kāi lǎng怎么读

注音 ㄏㄨㄛˋ ㄖㄢˊ ㄎㄞ ㄌㄤˇ

繁体 豁然開朗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顿开茅塞豁然大悟豁然贯通

反义词 一窍不通大惑不解百思不解百思莫解

豁然开朗的意思

豁然:开阔敞亮的样子;开朗:地方开阔;光线充足、明亮。
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;心情十分舒畅。

出处晋・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”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。

例子宝玉豁然开朗笑道:“很是,很是。(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十一回)

正音“豁”,读作“huò”,不能读作“hè”。

辨形“豁”,不能写作“忽”;“朗”,不能写作“郎”。

辨析见“恍然大悟”。

谜语 1. 大悟 (谜底:豁然开朗)
2. 柳暗花明又一村 (谜底:豁然开朗)

故事 晋朝时期,陶渊明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,毅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,辞官归隐。他在《桃花源记》中构想一个没有阶级、没有剥削的太平世界:“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”

豁然开朗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眼前顿时开阔明亮起来。语出晋・陶潜〈桃花源记〉。后亦用“豁然开朗”形容心境忽然变得开阔畅快。亦用于形容突然领悟到某个道理。△“世外桃源”、“恍然大悟”、“豁然大悟”

【典源】

晋・陶潜〈桃花源记〉(据《陶渊明集》卷六引)

晋太元中,武陵人,捕鱼为业。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渔人甚异之。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。山有小口,髣髴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[1]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,土地[2],屋舍[3]

注解

[1]才通人: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。

[2]平旷:平坦空旷。

[3]俨然:整齐的样子。俨,音yǎn

【典故】

晋朝陶潜所写的〈桃花源记〉,内容是叙述在东晋太元年间,武陵郡有个渔夫,有一天沿著溪水划船捕渔,不知道划了多久,忽然到了一个开满桃花、景色非常优美的地方。渔夫心里觉得十分惊讶,于是便继续向前划。到了溪水源头,他看到一座山,山下有个小小的洞口,洞口中好像透出一点点光亮,于是渔夫下船,从那个洞口走进去。本来洞口非常狭窄,只能容许一个人通过,再走几十步,出现一个与世隔绝,自给自足的理想世界。文内“豁然开朗”的原意是:眼前顿时开阔明亮起来。后来也被用来形容心境忽然变得开阔畅快,亦用于形容突然领悟到某个道理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晋・陶潜〈桃花源记〉:“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,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,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。”(源)
  • 02.《梁书・卷二二・太祖五王列传・鄱阳王恢》:“后又目有疾,久废视瞻,有北渡道人慧龙得治眼术,恢请之。既至,空中忽见圣僧。及慧龙下针,豁然开朗,咸谓精诚所致。”
  • 03.《红楼梦》第九一回:“宝玉豁然开朗,笑道:『很是很是。你的性灵比我竟强远了,怨不得前年我生气的时候你和我说过几句禅语,我实在对不上来。』”
  • 04.《浮生六记・卷二・闲情记趣》:“虚中有实者,或山穷水尽处,一折而豁然开朗;或轩阁设厨处,一开而可通别院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眼前顿时变得开阔明亮。

类别用在“景观辽阔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火车穿越山洞后,眼前豁然开朗,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!

等我们爬上山顶后,立刻豁然开朗起来,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。

语义形容心境忽然变得开阔畅快。

类别用在“豁达开朗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听了他勉励的话后,我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。

经过母亲的指点,我才一扫感情的阴霾,豁然开朗起来。

语义形容突然领悟到某个道理。

类别用在“忽然领悟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查了这部百科全书,顿时豁然开朗,解决多年的疑惑。

豁然开朗,拍手大笑起来:“哈哈哈!原来你们是在开玩笑!”

【辨识】

形音豁,音huò。开通、开阔。不可写作“谿”。

豁然开朗的翻译

  1. be suddenly enlightened
  2. 眼界(がんかい)かつぜんとして開(ひら)く
  3. срáзу всё понять
  4. s'éclaircir soudain (sur un question)(comprendre subitement)

豁然开朗成语接龙

“朗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朗朗上口
  • 口若悬河
  • 河清海晏
  • 晏安鸩毒
  • 毒蛇猛兽
  • 兽聚鸟散
  • 散兵游勇
  • 勇往直前
  • 前仰后合
  • 合情合理
  • 理所当然
  • 然糠照薪
  • 薪尽火传
  • 传宗接代
  • 代人捉刀
  • 刀山火海
  • 海底捞针
  • 针锋相对
  • 对牛弹琴
  • 琴棋书画
  • 画蛇添足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
豁然开朗成语接龙

“豁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发秃齿豁
  • 间不容发
  • 伯仲之间
  • 称王称伯
  • 名实相称
  • 欺世盗名
  • 童叟无欺
  • 返老还童
  • 流连忘返
  • 从善如流
  • 无所适从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
豁然开朗字义分解

读音(huō,huò,huá), 谷部,共17画

㈠ 豁 [ huō ]

①. 残缺,裂开。 如: 豁口。豁子(残缺的口子)。

②. 摒弃;舍却。 如: 豁出性命。

㈡ 豁 [ huò ]

①. 开阔;宽敞。 如: 豁亮。宽豁。

②. 开通;大度。 如: 豁达。

③. 显赫;通达。 如: 显豁。

④. 排遣;消散。 如: 豁情散哀。

⑤. 免除。 如: 豁免。

㈢ 豁 [ huá ]

①. [豁拳]同“划拳”。

读音(rán), 火部,共12画

①. 对,是。 如: 然否。不然。不以为然。

②. 以为对,答应,信守。 如: 然纳(以为对而采纳)。然诺(许诺,信守诺言)。

③. 这样,如此。 如: 当然。然后。然则。

④. 表示一种语气(①表决定,犹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~”;②表比拟,犹言一般,如“如见其肺肝~”)。

⑤. 用于词尾,表示状态。 如: 显然。忽然。飘飘然。

⑥. 同“燃”。

读音(kāi), 廾部,共4画

①. 启,张,把关闭的东西打开。 如: 开启。开化。开诚布公。

②. 分割。 如: 对开。三十二开本。

③. 通,使通。 如: 开导。开窍。

④. 使显露出来。 如: 开采(挖掘矿物)。开发。

⑤. 扩大、发展。 如: 开扩。开拓。

⑥. 发动或操纵。 如: 开动。开车。

⑦. 起始。 如: 开始。开宗明义。

⑧. 设置、建立。 如: 开创。开国。开设。

⑨. 列举,写出。 如: 开单子。开发票。

⑩. 支付。 如: 开销。开支。

⑪. 沸腾,滚。 如: 开水。

⑫. 举行。 如: 开运动会。

⑬. 放在动词后面,表示效果。 如: 躲开。

读音(lǎng), 月部,共10画

①. 明亮,光线充足。 如: 朗敞。朗澈。朗然。明朗。晴朗。开朗。爽朗。

②. 声音清楚、响亮。 如: 朗声。朗读。朗诵。书声朗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