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é bēi

屈节卑体

拼音 qū jié bēi tǐ怎么读

注音 ㄑㄩ ㄐㄧㄝˊ ㄅㄟ ㄊㄧˇ

繁体 屈節卑體

感情 贬义

近义词 卑躬屈节

屈节卑体的意思

屈节:折节;卑:低。
降低自己的心志低声下气去服侍别人。

出处东汉・班固《白虎通・姓命》:“所以表情见意,屈节卑体尊事人者也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没有骨气。

屈节卑体成语接龙

“体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体贴入微
  • 微乎其微
  • 微不足道
  • 道貌岸然
  • 然糠照薪
  • 薪尽火传
  • 传宗接代
  • 代人捉刀
  • 刀山火海
  • 海底捞针
  • 针锋相对
  • 对牛弹琴
  • 琴棋书画
  • 画蛇添足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
屈节卑体成语接龙

“屈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坚贞不屈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
屈节卑体字义分解

读音(qū), 尸部,共8画

①. 使弯曲,与“伸”相对。 如: 屈曲(qū)。屈折。屈膝。屈伸(弯曲和伸直,引申为失意和得意)。首屈一指。卑躬屈膝。

②. 低头,降服。 如: 屈服。屈从。威武不屈。

③. 冤枉,叫人不痛快。 如: 冤屈。委屈。屈辱。屈才。屈就(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,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)。屈驾。屈己待人。

④. 理亏。 如: 屈心(亏心,昧心)。理屈词穷。

⑤. 姓。

读音(jié,jiē), 艸部,共5画

㈠ 节 [ jié ]

①.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。 如: 竹节。节外生枝。

②.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。 如: 关节。两节车厢。

③. 段落,事项。 如: 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

④.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。 如: 节气。节令。

⑤.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。 如: 节日。

⑥. 礼度。 如: 礼节。

⑦.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。 如: 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

⑧. 操守。 如: 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

⑨. 省减,限制。 如: 节省。节制。开源节流。

⑩. 略去,简略。 如: 节选。节录。

⑪.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。 如: 符节。使节。

⑫. 姓。

㈡ 节 [ jiē ]

①. 〔~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

读音(bēi), 十部,共8画

①. 低下,低劣。 如: 卑鄙。卑下。卑劣。卑微。卑怯。卑恭。地势卑湿。卑以自牧(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)。

②. 古同“俾”,使。

读音(tǐ,tī), 人部,共7画

㈠ 体 [ tǐ ]

①. 人、动物的全身。 如: 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体育。体无完肤。

②. 身体的一部分。 如: 四体。五体投地。

③.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。 如: 物体。主体。群体。

④.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。 如: 固体。液体。体积。

⑤.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、风格。 如: 体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体(文章的体裁,如“骚体”、“骈体”、“旧体诗”)。字体。

⑥. 事物的格局、规矩。 如: 体系。体制。

⑦. 亲身经验、领悟。 如: 体知(亲自查知)。体味。身体力行(xíng )。

⑧.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。 如: 体谅。体贴。体恤。

⑨. 与“用”相对。“体”与“用”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,指“本体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认为“体”是最根本的、内在的;“用”是“体”的外在表现。

㈡ 体 [ tī ]

①. 〔~己〕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;❷亲近的,如“~~话”,亦作“梯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