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àn xiǎng

胡思乱想

拼音 hú sī luàn xiǎng怎么读

注音 ㄏㄨˊ ㄙ ㄌㄨㄢˋ ㄒㄧㄤˇ

繁体 胡思亂想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想入非非痴心妄想胡思乱量游思网箱

反义词 确信不疑

胡思乱想的意思

胡:乱;随意。
不切实际;毫无根据地瞎想。

出处宋・朱熹《朱子全书・文》:“苦心未能静安,则总是胡思乱想,如何是能虑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毫无收益的思想。

例子杏莉母亲正在胡思乱想之际,听到有人敲门,高兴极了!(冯德英《苦菜花》第三章)

正音“乱”,读作“luàn”,不能读作“làn”。

辨形“胡”,不能写作“糊”。

辨析胡思乱想”和“异想天开”;都有“不切实际瞎想”的意思。但“胡思乱想”还可指“思想杂乱”;“异想天开”;指“想得离奇、荒唐”。

歇后语 大天白日做美梦 —— 胡思乱想

谜语 做梦娶西施 (谜底:胡思乱想)

胡思乱想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谓不切实际地妄想。※◎语出《朱子语类・卷一二・学六・持守》。△“想入非非”

【典源】

《朱子语类・卷一二・学六・持守》

※学者为学,未问[1][2],且要[3]此心,令有个顿放处。若[4]都在义理上[5],无许多胡思乱想,则久久自于物欲上轻,于义理上重。须是教义理心重于物欲,如秤令有低昂,即见得义理自端的,自有欲罢不能之意,其于物欲,自无暇及之矣。苟操舍存亡之间无所主宰,纵说得,亦何益!

注解

[1]真知:真正的知晓。

[2]力行:竭力实践,勉力去做。

[3]收拾:把散乱的东西加以收袋整理。

[4]收敛:汇聚。

[5]安顿:顿放;安置。

《朱子语类・卷一一三・朱子十・训门人一》

安卿问:“前日先生与廖子晦书云:『道不是有一个物事闪闪烁烁在那里。』固是如此。但所谓『操则存,舍则[1]』,毕竟也须有个物事。”曰:“操存只是教你收敛,教那心莫胡思乱想,几曾捉定有一个物事在里!”

注解

[1]忘:当作“亡”。《孟子・告子上》

【典故】

胡思乱想”就是胡乱思想,指不切实际地妄想。此语在《朱子语类》多见。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,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。在《朱子语类・卷一二・学六・持守》中,他主张研究学问前要先收敛心神,使心力集中。如果将心力归总汇聚到义理上,专心一志,就不会“胡思乱想”,时间一久,自然会降低对物质的欲望,将心力著重在义理上。另外在《朱子语类・卷一一三・朱子十・训门人一》中也用到“胡思乱想”。此段记载了朱熹回答陈淳(安卿):“所谓操存,只是教你如何汇聚心力,不胡思乱想,并不是教你在心里固执著某种东西。”这两处的“胡思乱想”都是指不切实际地妄想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朱子语类・卷一二・学六・持守》:“学者为学,未问真知与力行,且要收拾此心,令有个顿放处。若收敛都在义理上安顿,无许多胡思乱想,则久久自于物欲上轻,于义理上重。”(源)
  • 02.《朱子语类・卷一一三・朱子十・训门人一》:“操存只是教你收敛,教那心莫胡思乱想,几曾捉定有一个物事在里!”(源)
  • 03.《朱子语类・卷一四・大学一・经上》:“既安,则自然此心专一,事至物来,思虑自无不通透。若心未能静安,则总是胡思乱想,如何是能虑!”
  • 04.《西游记》第三六回:“师父休要胡思乱想,只要定性存神,自然无事。”
  • 05.《喻世明言・卷三八・任孝子烈性为神》:“听那更鼓已是三更,去梁公床上睡了。心中胡思乱想,只睡不著。挨到五更,不等天明,起来穿了衣服便走。”
  • 06.《醒世恒言・卷三九・汪大尹火焚宝莲寺》:“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住下高堂清舍,烧香吃茶,恁般受用,放掉不下。一路胡思乱想,行一步,懒一步,慢腾腾的荡至寺中。”
  • 07.《红楼梦》第六二回:“因又想起上日平儿也是意外想不到的,今日更是意外之意外的事了。一壁胡思乱想,来至房中,拉了袭人,细细的告诉他缘故。”
  • 08.《镜花缘》第四六回:“若这样,俺倒盼你根基浅些,倒觉安静,省得胡思乱想,又生别的事来。”
  • 09.《三侠五义》第四回:“谁知包公在楼上等的心内焦躁,眼也望穿了,再也不见包兴回来,满腹中胡思乱想。”
  • 10.《三侠五义》第一九回:“正在胡思乱想,觉得一阵阵凉风习习,尘沙簌簌,落在窗櫺之上。”
  • 11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六回:“胡说!不过身子弱点罢了;将息几天,自然会好的;你总是这种胡思乱想,那病更难好了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指不切实际地妄想。

类别用在“荒诞妄想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她失恋后,每天胡思乱想,精神恍惚。

我说这话没有什么恶意,你别胡思乱想

她坐在那里胡思乱想,叫她好几声都没有听到。

他整日无所事事,胡思乱想,实在是浪费生命。

如果整天胡思乱想,不肯脚踏实地,怎能会有成果。

你每天胡思乱想,一点正事都不做,怎么会有前途呢?

男友出国念书后,她每天胡思乱想,深怕他另结新欢。

他极度没有安全感,总是胡思乱想,觉得有人要加害自己。

他上课时常胡思乱想,没听进老师讲的课,所以一问三不知。

胡思乱想的翻译

  1. entertain all sorts of ideas
  2. あれやこれやとくだらぬことを思いめぐらす
  3. предавáться пустым мечтáниям
  4. laisser vagabonder son imagination(divagation d'esprit)

胡思乱想成语接龙

“想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想入非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  • 沽名钓誉
  • 誉过其实
  • 实事求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是非非
  • 非亲非故

胡思乱想成语接龙

“胡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掩口卢胡
  • 水来土掩
  • 跋山涉水
  • 打谩评跋
  • 风吹雨打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  • 高山流水
  • 水涨船高
  • 一衣带水
  • 始终如一
  • 下车伊始
  • 不在话下

胡思乱想字义分解

读音(hú), 肉部,共9画

①.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。 如: 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

②.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。 如: 胡椒。胡瓜(黄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

③. 乱,无道理。 如: 胡来。胡闹。胡吹。胡言乱语。

④. 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。 如: 胡不归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

⑤.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。 如: 胡须。

⑥.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。 如: “狼跋其胡。”

⑦. 巷、小街道称“胡同(tòng)”(用作巷名时,“同”读轻声不儿化)。

⑧. 姓。

读音(sī,sāi), 心部,共9画

㈠ 思 [ sī ]

①. 想,考虑,动脑筋。 如: 思想(a.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;b.想法,念头;c.思量)。思忖。思索。思维。沉思。寻思。见异思迁。

②. 想念,挂念。 如: 思念。思恋。相思。

③. 想法。 如: 思绪。思致(新颖独到的构思、意趣)。构思。

④. 姓。

㈡ 思 [ sāi ]

①. 〔于~〕多胡须的样子,如“自捋颔下,则~~者如故矣”。

读音(luàn), 乙部,共7画

①. 没有秩序。 如: 乱套。紊乱。凌乱。

②. 社会动荡,战争,武装骚扰。 如: 乱世。政乱。平乱。乱邦不居。

③. 混淆。 如: 乱伦。败常乱俗。

④. 任意随便。 如: 乱吃。乱跑。

⑤. 男女关系不正当。 如: 淫乱。

⑥. 横渡。 如: 乱流。

⑦. 治理。 如: 乱臣。

⑧.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。 如: 乱曰。

读音(xiǎng), 心部,共13画

①. 动脑筋,思索。 如: 感想。思想。想法。想象(配置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)。想入非非。异想天开。幻想。

②. 推测,认为。 如: 想必。想见(由推想而知道)。想来(表示只是根据推测,不敢完全肯定)。想当然(凭主观推测,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)。不堪设想。

③. 希望,打算。 如: 休想。理想。想望。妄想。

④. 怀念,惦记。 如: 想念。朝思暮想。

⑤. 像。 如: 云想衣裳花想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