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ān tāng

三汤五割

拼音 sān tāng wǔ gē怎么读

注音 ㄙㄢ ㄊㄤ ㄨˇ ㄍㄜ

繁体 三湯五割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三汤两割

三汤五割的意思

见“三汤两割”。

出处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80回:“众人祭毕,陈敬济下来还礼,请去卷棚内三汤五割管待出门。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三汤五割成语接龙

“割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割地求和
  • 和蔼可亲
  • 亲痛仇快
  • 快马加鞭
  • 鞭长莫及
  • 及时行乐
  • 乐不思蜀
  • 蜀犬吠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
三汤五割成语接龙

“三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举一反三
  • 轻而易举
  • 避重就轻
  • 无所回避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脍炙人口

三汤五割字义分解

读音(sān), 一部,共3画

①.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。 如: 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
②. 表示多次或多数。 如: 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
读音(tāng,shāng), 水部,共6画

㈠ 汤 [ tāng ]

①. 热水。 如: 汤雪。赴汤蹈火。扬汤止沸。

②. 煮东西的汁液。 如: 米汤。参(shēn )汤。

③.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。 如: 鸡汤。菜汤。清汤。

④. 专指温泉(现多用于地名)。 如: 汤泉(温泉)。汤山(在中国北京市)。

⑤. 中药的剂型。 如: 汤剂。汤药。

⑥. 姓。

㈡ 汤 [ shāng ]

①. 〔~~〕大水急流的样子,如“河水~~”,“浩浩~~”。

读音(wǔ), 二部,共4画

①. 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伍”代)。 如: 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五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岭(指越城岭,都庞岭,萌渚岭、骑田岭、大庾岭)。五岳(指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,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)。五脏(指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。

②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“6”。

读音(gē), 刀部,共12画

①. 切断,截下,划分出来。 如: 割让。割地。割弃。割舍。割除。割断。割裂。割据。交割。割鸡焉用牛刀(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费大力气)。

②. 灾害。 如: 天降割于我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