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ì zāng

陟罚臧否

拼音 zhì fá zāng pǐ怎么读

注音 ㄓˋ ㄈㄚˊ ㄗㄤ ㄆㄧˇ

繁体 陟罰臧否

感情 中性

陟罚臧否的意思

赏罚褒贬。

出处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“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”
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
例子郡邑守令仰望风采,陟罚臧否,在其一言。章炳麟《革命道德论》

陟罚臧否成语接龙

“否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否极泰来
  • 来日方长
  • 长驱直入
  • 入不敷出
  • 出神入化
  • 化为乌有
  • 有朝一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
陟罚臧否成语接龙

“陟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赏罚黜陟
  • 雅俗共赏
  • 附庸风雅
  • 片接寸附
  • 打成一片
  • 风吹雨打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  • 跋山涉水
  • 打谩评跋
  • 风吹浪打
  • 甘拜下风
  • 食不求甘

陟罚臧否字义分解

读音(zhì), 阜部,共9画

①. 登高。 如: 陟山。

②. 晋升,进用。 如: 黜陟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“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。

读音(fá), 网部,共9画

①. 处分犯罪、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。 如: 罚款。罚球。惩罚。罚不当罪(处罚过严或过宽,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)。

读音(zāng,zàng,cáng), 臣部,共14画

㈠ 臧 [ zāng ]

①. 善,好。 如: 臧否(pǐ)(褒贬,评论,说好说坏)。

②. 古代对奴仆的贱称。 如: 臧获。

③. 同“赃”,赃物。

④. 姓。

㈡ 臧 [ zàng ]

①. 同“藏”,储放东西的地方。

②. 同“脏”,身体的内部器官。

㈢ 臧 [ cáng ]

①. 同“藏”,收存。

读音(fǒu,pǐ), 口部,共7画

㈠ 否 [ fǒu ]

①. 表示不同意,不认可。 如: 否定。

②. 不,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。 如: 可否?。

③. 不如此,不是这样,不然。 如: 否则。学则正,否则邪。

㈡ 否 [ pǐ ]

①. 不好,坏,恶。 如: 否极泰来(“否”和“泰”,前者是坏卦,后者是好卦。指事情坏到了极点,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)。未知善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