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àn duō shí guǎng

见多识广

拼音 jiàn duō shí guǎng怎么读

注音 ㄐㄧㄢˋ ㄉㄨㄛ ㄕˊ ㄍㄨㄤˇ

繁体 見多識廣

感情 褒义

近义词 博学多才博古通今

反义词 一孔之见孤陋寡闻

见多识广的意思

识:知道。
看到的多;知道的广。形容资格较老;经验丰富;知识广博。

出处明・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・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还是大家宝眷,见多识广,比男子汉眼力,到胜十倍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
例子她是每天上街去买菜的,自然见多识广,知道这东西的时价。(茅盾《过年》)

正音“识”,读作“shí”,不能读作“zhì”。

辨析见多识广”和“博闻强志”;都含有“见识广”的意思。不同在于:①同样表示见识广;“见多识广”偏重在资历深、经验多;也用于口语;“博闻强志”;偏重在知识面广博;只用于书面语。②“博闻强志”含有“记忆力强”的意思;“见多识广”没有。

见多识广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见闻广泛,学识渊博。《镜花缘・第四十四回》:“多九公本是久惯江湖,见多识广,每逢谈到海外风景,竟是滔滔不绝。”《文明小史・第三十四回》:“只因常常出外游学,见多识广,知识也渐渐开通。”

见多识广的翻译

  1. have a mind of wide scope
  2. 見識が高い
  3. широкий кругозор

见多识广成语接龙

“广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广开言路
  • 路不拾遗
  • 遗臭万年
  • 年富力强
  • 强弩之末
  • 末大不掉
  • 掉以轻心
  • 心安理得
  • 得不偿失
  • 失魂落魄
  • 魄散魂飞
  • 飞黄腾达
  • 达官显宦
  • 宦海风波
  • 波澜壮阔
  • 阔论高谈
  • 谈何容易
  • 易如反掌
  • 掌上明珠
  • 珠光宝气
  • 气急败坏
  • 坏法乱纪
  • 纪纲人伦

见多识广成语接龙

“见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固执己见
  • 根深蒂固
  • 叶落归根
  • 粗枝大叶
  • 才短气粗
  • 博学多才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顶天立地
  • 泰山压顶
  • 民安国泰
  • 祸国殃民
  • 幸灾乐祸
  • 三生有幸
  • 举一反三
  • 轻而易举
  • 避重就轻
  • 无所回避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
见多识广字义分解

读音(jiàn,xiàn), 见部,共4画

㈠ 见 [ jiàn ]

①. 看到。 如: 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

②. 接触,遇到。 如: 怕见风。见习。

③. 看得出,显得出。 如: 见效。相形见绌。

④. 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。 如: 见上。见下。

⑤. 会晤。 如: 会见。接见。

⑥. 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。 如: 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

⑦. 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。 如: 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

㈡ 见 [ xiàn ]

①. 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

②. 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
读音(duō), 夕部,共6画

①. 数量大,与“少”、“寡”相对。 如: 人多。多年。多姿。多层次。多角度。多难(nàn )兴(xīng )邦。多多益善。多行不义必自毙。

②. 数目在二以上。 如: 多年生草。多项式。多义词。多元论。

③. 有余,比一定的数目大。 如: 多余。一年多。

④. 过分,不必要的。 如: 多嘴。多心。多此一举。

⑤. 相差的程度大。 如: 好得多。

⑥. 表示惊异、赞叹。 如: 多好。

⑦. 表示某种程度。 如: 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。

⑧. 表疑问。 如: 有多大呢?多会儿?

⑨. 姓。

读音(shí,zhì), 讠部,共7画

㈠ 识 [ shí ]

①. 知道,认得,能辨别。 如: 识辨。识破。识相(xiàng )。识途老马。

②. 所知道的道理。 如: 知识。常识。

③. 辨别是非的能力。 如: 见识。远见卓识。

㈡ 识 [ zhì ]

①. 记住。 如: 博闻强识。

②. 标志,记号。

广

读音(guǎng,ān,yǎn), 广部,共3画

㈠ 广 [ guǎng ]

①. 指面积、范围宽阔,与“狭”相对。 如: 宽广。广博。广义。广漠。广袤(东西称“广”,南北称“袤”,指土地面积)。广厦。

②. 多。 如: 大庭广众。

③. 扩大,扩充。 如: 推广。广开言路。

㈡ 广 [ ān ]

①. 同“庵”。草屋。清桂馥《説文解字義證•广部》:“馥謂广即庵字,隸嫌其空,故加奄,變象形為諧聲。”元袁桷《次韻瑾子過梁山濼》:“土屋危可緣,草广突如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