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áng lóng

藏龙卧虎

拼音 cáng lóng wò hǔ怎么读

注音 ㄘㄤˊ ㄌㄨㄥˊ ㄨㄛˋ ㄏㄨˇ

繁体 藏龍臥虎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潜龙伏虎

反义词 藏污纳垢野无遗才

藏龙卧虎的意思

龙、虎:比喻不平常的人物。
隐藏着的龙;睡卧着的虎。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。

出处北周 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有不平常的人。

例子这所大学藏龙卧虎,人才济济。

正音“藏”,读作“cáng”,不能读作“zàng”。

辨形“龙”,不能写作“尤”。

谜语 1. 云消风息 (谜底:藏龙卧虎)
2. 风云密布 (谜底:藏龙卧虎)

藏龙卧虎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比喻潜藏著人才。如:“这地方藏龙卧虎,你可不要小觑他们。”亦作“卧虎藏龙”。

藏龙卧虎的翻译

  1. undiscovered talents
  2. 立派(りっぱ)な人物(じんぶつ)が隠されているのたとえ

藏龙卧虎成语接龙

“虎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虎背熊腰
  • 腰缠万贯
  • 贯穿今古
  • 古色古香
  • 香草美人
  • 人声鼎沸
  • 沸沸扬扬
  • 扬长而去
  • 去伪存真
  • 真凭实据
  • 据理力争
  • 争先恐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
藏龙卧虎成语接龙

“藏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鸟尽弓藏
  • 惊弓之鸟
  • 石破天惊
  • 落井下石
  • 瓜熟蒂落
  • 沉李浮瓜
  • 暮气沉沉
  • 朝朝暮暮
  • 月夕花朝
  • 风花雪月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  • 跋山涉水

藏龙卧虎字义分解

读音(cáng,zàng), 艸部,共17画

㈠ 藏 [ cáng ]

①. 隐避起来。 如: 埋藏。包藏。藏奸。藏匿。隐藏。蕴藏。藏污纳垢。

②. 收存起来。 如: 收藏。藏品。藏书。储藏。

㈡ 藏 [ zàng ]

①. 储放东西的地方。 如: 藏府。宝藏。

②. 道教、佛教经典的总称。 如: 道藏。大藏经。三藏(佛教经典“经”、“律”、“论”三部分)。

③. 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、四川等省。 如: 藏族。

④.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。

⑤. 同“臟”。

读音(lóng), 龙部,共5画

①.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。 如: 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

②.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。 如: 恐龙。

③.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。 如: 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

④. 姓。

读音(wò), 卜部,共8画

①. 睡倒,躺或趴。 如: 卧倒。卧铺。卧室。卧底(埋伏下来做内应,如“卧卧传中”)。卧槽。卧龙(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)。卧薪尝胆(形容刻苦自励,志图恢复)。藏龙卧虎(喻潜藏着人才)。

②.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。 如: 卧个鸡子儿。

读音(hǔ), 虍部,共8画

①. 哺乳动物,毛黄褐色,有黑色条纹,性凶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(通称“老虎”)。 如: 虎口(➊喻危险境地;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。虎穴(喻危险境地)。虎符(古代调兵的凭证,用铜铸成虎形,分两半)。虎狼(喻凶残的人)。虎头蛇尾。虎踞龙盘。龙腾虎跃。

②. 勇猛、威武。 如: 虎将。虎势。虎劲。虎威。虎虎。虎气。

③. 古同“唬”,威吓。

④. 古同“琥”,琥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