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è shī huán hún

借尸还魂

拼音 jiè shī huán hún怎么读

注音 ㄐㄧㄝˋ ㄕ ㄏㄨㄢˊ ㄏㄨㄣˊ

繁体 借屍還魂

感情 贬义

近义词 东山再起死灰复燃

借尸还魂的意思

迷信传说;人死以后灵魂可以借别人的尸体复活。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或名义出现。

出处元・岳伯川《铁拐李》楔子:“岳寿,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,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,尸体是小李屠,魂灵是岳寿。”
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例子可是地主就在那边,工作团刚刚走,斗争刚刚过后,人家就来报仇,也能够借尸还魂哩!(孙犁《诉苦翻心》)

正音“还”,读作“huán”,不能读作“hái”。

辨形“魂”,不能写作“魄”。

歇后语 淹死鬼使替身 —— 借尸还魂

谜语 小鬼投胎 (谜底:借尸还魂)

借尸还魂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世俗的传说及小说中的说法,指人死后灵魂附著于他人尸体而复活。《元・岳伯川・铁拐李・第四折》:“您众人听著,这的是李屠的尸首,岳寿的魂灵,我著他借尸还魂来。”亦用以比喻已消失或式微的事物,假借别的名义,以新姿态出现。如:“原本已被否决掉的计划,却在这次会议中经有心人士的安排借尸还魂了!”

借尸还魂的翻译

  1. revive in another man's dead body

借尸还魂成语接龙

“魂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魂不附体
  • 体贴入微
  • 微乎其微
  • 微不足道
  • 道貌岸然
  • 然糠照薪
  • 薪尽火传
  • 传宗接代
  • 代人捉刀
  • 刀山火海
  • 海底捞针
  • 针锋相对
  • 对牛弹琴
  • 琴棋书画
  • 画蛇添足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
借尸还魂成语接龙

“借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东挪西借
  • 道西说东
  • 津津乐道
  • 无人问津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脍炙人口

借尸还魂字义分解

读音(jiè), 人部,共10画

①.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。 如: 借用。借阅。借账。借据。借条。

②.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。 如: 借钱给人。

③. 假托。 如: 借口。借端。借故。借代。借景。借喻。借题发挥。

④. 依靠。 如: 凭借。借势。

读音(shī), 尸部,共3画

①. 死人的身体。 如: 尸体。尸骸。僵尸。借尸还魂。

②. 〔~位〕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,如“~~素餐,“~~误国”。

③. 古代祭祀时,代表死者受祭的人。

读音(huán,hái), 辵部,共7画

㈠ 还 [ huán ]

①.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。 如: 还乡。还俗。衣锦还乡。返老还童。

②.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。~手。~击。以眼~眼。以牙~牙。

③. 偿付。 如: 归还。偿还。还本。原物奉还。

④. 同“环”,环绕。

⑤. 姓。

㈡ 还 [ hái ]

①. 依然,仍然。 如: 这本书还没有看完。

②. 更加。 如: 今天比昨天还冷。

③. 再,又。 如: 锻炼身体,还要注意休息。

④. 尚,勉强过得去。 如: 身体还好。

⑤. 尚且。 如: 他还搬不动,何况我呢?

读音(hún), 鬼部,共13画

①.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,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。 如: 魂灵。鬼魂。魂不附体。

②. 指精神或情绪。 如: 魂飞魄散(形容极度惊恐)。魂不守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