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àn kāi zhī jǐng

晏开之警

拼音 yàn kāi zhī jǐng怎么读

注音 ㄧㄢˋ ㄎㄞ ㄓ ㄐㄧㄥˇ

繁体 晏開之警

感情 中性

晏开之警的意思

晏,晚也。有警急则门开得晚也。形容时世不安宁。

出处《后汉书・耿国传》:“令东扞鲜卑,北拒匈妈,率厉四夷,完复边郡,使塞下无晏开之警。”

用法作宾语;指报警。

例子我们需要和平,不想有晏开之警

故事 东汉初年,光武帝封知识渊博的耿国为黄门侍郎,后来升他为五官郎将。在对待匈奴呼韩邪单于上书称臣的问题上,耿国认为可以采纳,让其去抵御鲜卑、乌桓,使中原无晏开之警,是一个万世有安宁之策。刘秀才能他的意见。

晏开之警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有寇警则开门晚。比喻社会不安宁。《后汉书・卷十九・耿弇传》:“臣以为宜如孝宣故事受之,……使塞下无晏开之警,万世安宁之策也。”

晏开之警成语接龙

“警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警愦觉聋
  • 聋者之歌
  • 歌功颂德
  • 德高望重
  • 重见天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
晏开之警成语接龙

“晏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河清海晏
  • 气壮山河
  • 垂头丧气
  • 涕泪交垂
  • 痛哭流涕
  • 痛定思痛
  • 切肤之痛
  • 目空一切
  • 光彩夺目
  • 鼠目寸光
  • 城狐社鼠
  • 众志成城
  • 大庭广众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
晏开之警字义分解

读音(yàn), 日部,共10画

①. 迟,晚。 如: 晏起。晏驾。

②. 天清无云。 如: 天清日晏。

③. 鲜艳。

④. 同“宴”

⑤. 安定,安乐。 如: 晏宁晏处(chù)(安然处之)。晏安。晏然。

⑥. 〔~~〕温柔,和悦,如“言笑~~”。

⑦. 姓。

读音(kāi), 廾部,共4画

①. 启,张,把关闭的东西打开。 如: 开启。开化。开诚布公。

②. 分割。 如: 对开。三十二开本。

③. 通,使通。 如: 开导。开窍。

④. 使显露出来。 如: 开采(挖掘矿物)。开发。

⑤. 扩大、发展。 如: 开扩。开拓。

⑥. 发动或操纵。 如: 开动。开车。

⑦. 起始。 如: 开始。开宗明义。

⑧. 设置、建立。 如: 开创。开国。开设。

⑨. 列举,写出。 如: 开单子。开发票。

⑩. 支付。 如: 开销。开支。

⑪. 沸腾,滚。 如: 开水。

⑫. 举行。 如: 开运动会。

⑬. 放在动词后面,表示效果。 如: 躲开。

读音(zhī), 丿部,共3画
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 如: 赤子之心。
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 如: 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。 如: 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 如: 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⑤. 代词,这,那。 如: 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 如: 久而久之。

⑦. 往,到。 如: 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jǐng), 言部,共19画

①.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,戒备,告诫。 如: 警卫。警世。警告。警戒。警备。警惕。警省(xǐng )(警惕醒悟)。

②.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。 如: 警号。警报。警钟。

③. 感觉敏锐,见解独到。 如: 警句。警觉(jué)。机警。

④.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。 如: 警察。警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