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áng fán léi

扬幡擂鼓

拼音 yáng fán léi gǔ怎么读

注音 ㄧㄤˊ ㄈㄢˊ ㄌㄟˊ ㄍㄨˇ

繁体 揚幡擂鼓

感情 中性

扬幡擂鼓的意思

幡:垂直的长条旗子。
舞动着幡,敲打着鼓。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。

出处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扬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见了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扬幡擂鼓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摇旗打鼓。比喻大肆张扬。《儿女英雄传・第二十八回》:“如今是扬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见了。”亦作“扬铃打鼓”、“扬锣捣鼓”。

扬幡擂鼓成语接龙

“鼓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鼓唇摇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  • 沽名钓誉
  • 誉过其实
  • 实事求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非昔比

扬幡擂鼓成语接龙

“扬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趾高气扬
  • 圆颅方趾
  • 破镜重圆
  • 颠扑不破
  • 东跑西颠
  • 道西说东
  • 津津乐道
  • 无人问津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
扬幡擂鼓字义分解

读音(yáng), 手部,共6画

①. 簸动,向上播散。 如: 扬水。扬场(cháng )。扬汤止沸。

②. 高举,向上。 如: 扬手。扬帆。趾高气扬。扬眉吐气。

③. 在空中飘动。 如: 飘扬。

④. 称颂,传播。 如: 扬言。扬威。颂扬。扬弃。扬名。

⑤. 姓。

读音(fān), 巾部,共15画

①. 〔~然〕同“翻然”。

②. 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。

读音(léi,lèi), 手部,共16画

㈠ 擂 [ léi ]

①. 研磨。 如: 擂成细末。

②. 打。 如: 擂鼓。自吹自擂。

㈡ 擂 [ lèi ]

①. 〔~台〕比武所搭的台子,如“摆~~”。“打~~”。

读音(gǔ), 鼓部,共13画

①. 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。 如: 鼓乐(yuè)。鼓角(jiǎo)。大鼓。

②. 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。 如: 耳鼓。石鼓。

③.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。 如: 鼓吹。鼓噪。

④. 发动,使振作起来。 如: 鼓励。鼓动。鼓舞。一鼓作气。

⑤. 高起,凸出。 如: 鼓包。鼓胀。

⑥.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