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ōu guān fàng huǒ

州官放火

拼音 zhōu guān fàng huǒ怎么读

注音 ㄓㄡ ㄍㄨㄢ ㄈㄤˋ ㄏㄨㄛˇ

感情 中性

州官放火的意思

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
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。

出处宋・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五卷:“田登作郡,自讳其名,触者必怒,吏卒多被榜笞。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。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,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:‘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’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
故事 北宋时期,州太守田登为人专制蛮横,因他名“登”,下令州内百姓不许说任何一个与“登”字同音的字,否则治罪。元宵节照惯例要放焰火点三天灯,出告示的官员只好写成“本州依例放火三日”,外地人纷纷离开这个是非之地。

州官放火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讥讽在上位者倚势妄为,而禁阻在下者的基本权利。或比喻人只任自己胡作非为,而不允许别人行使正当的自由。见“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" title="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">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”条。如:“他这种州官放火的行为,令人敢怒不敢言。”

州官放火成语接龙

“火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火中取栗
  • 栗栗自危
  • 危言耸听
  • 听天由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
州官放火成语接龙

“州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赤县神州
  • 面红耳赤
  • 改头换面
  • 朝令夕改
  • 月夕花朝
  • 风花雪月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  • 跋山涉水
  • 打谩评跋
  • 风吹雨打
  • 甘拜下风
  • 食不求甘

州官放火字义分解

读音(zhōu), 巛部,共6画

①.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,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(后多用于地名)。 如: 州县。杭州。

②.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。 如: 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。

读音(guān), 宀部,共8画

①.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。 如: 官吏。官僚。官邸。官腔。官署。官厅。官爵。

②.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。 如: 官办。官费。官方。官府。

③.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。 如: 感官。器官。五官。官能。

④. 姓。

读音(fàng), 攴部,共8画

①. 解脱约束,得到自由。 如: 把笼子里的鸟放了。放胆。放诞。放任。放肆。放歌。放怀。豪放。释放。

②. 散(sàn)。 如: 放工。放假。放学。放晴(阴雨后转晴)。

③.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。 如: 放牧。放羊(亦喻任其自由行动,放手不管,含贬义)。

④. 驱逐到远方去。 如: 放逐。放黜。流放。

⑤. 到基层去。 如: 放官(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)。下放。

⑥. 发出。 如: 放电。放毒。放光。发放。

⑦. 借钱给别人,收取利息。 如: 放债。放贷。

⑧. 扩展。 如: 放大。放宽。

⑨. 花开。 如: 百花齐放。心花怒放。

⑩. 搁、置。 如: 这件事情不要紧,先放一放。存放。放弃。放心。放置。

⑪. 至。 如: 放乎四海。摩顶放踵。

读音(huǒ), 火部,共4画

①. 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。 如: 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

②. 紧急。 如: 火速。十万火急。

③. 指枪炮弹药等。 如: 火药。火炮。

④. 发怒,怒气。 如: 火暴。火性。

⑤. 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。 如: 肝火。毒火攻心。

⑥. 形容红色的。 如: 火红。火腿。

⑦. 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

⑧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