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万卷书,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。比喻藏书极丰富。出自北齐 魏收《魏书・李谧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有一万卷书,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。比喻藏书极丰富。
详细解释
旧时印书,多用枣木梨木刻板。比喻滥刻无用的书。出自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・滦阳消夏录六》。一般作宾语,比喻滥刻无用的书。旧时印书,多用枣木梨木刻板。比喻滥刻无用
详细解释
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。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。出自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六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滥刻无用的书。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。形容滥刻无用
详细解释
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。出自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7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旧时小说、杂史的统称。稗官: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、风俗故事
详细解释
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。出自《四库全书总目・地理三・武林旧事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。 复制出处:《
详细解释
指大篇幅的巨型著作。出自清・梁启超《饮冰室诗话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兼语,形容篇幅长的作品。鸿:巨;大。指大篇幅的巨型著作。 复制出处:清・梁启超《饮冰室诗话》
详细解释
见“藏之名山”。出自汉・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作品等。见“藏之名山”。 复制出处:汉・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着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
详细解释
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,如诏今制诰等。引申为经典性著述。出自宋・汪藻《序》一时高文大册,悉出其手。”一般作宾语,指经典性著作。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,如诏今制诰等
详细解释
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。出自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6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书籍众多纷繁。卷帙:书籍或书籍的篇章。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。 复
详细解释
形容藏书丰富。出自语出唐・韩愈《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》诗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藏书多。插架:将藏书安放在书架上。轴:古代书卷中的杆,借指书籍。形容藏书丰富。 复制
详细解释
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、诏令。出自晋・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三卷。一般作宾语,指经典性著作。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、诏令。 复制出处:晋・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三卷:“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