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语的相关成语

共 349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论语的成语有【宫墙重仞】【子不语怪】【当立之年】【犯而不校】【屏气不息】【来者可追】【一旦之忿】【春风沂水】【沂水舞雩】【内省不疚】【以直报怨】【讦以为直】【久要不忘】【不以人废言】【夫子自道】【沂水弦歌】【善与人交】【任重道远】【当仁不让】【瑚琏之资】【末由也已】【闻一知十】【降志辱身】【群起攻之】【行不贰过】【欲罢不能】【好古敏求】【笃信好学】【用舍行藏】【举枉措直】【三复斯言】【如指诸掌】【从吾所好】【博施济众】【不得其死】【有勇知方】【无所用心】【斗筲之人】【继绝存亡】【鸡黍之膳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论语相关成语

宫墙重仞

gōng qiáng chóng rèn

比喻学问渊博,不可企及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宫:宫殿;重:多;仞:古代长度单位,周时为八尺,汉时为七尺。比喻学问渊

详细解释

子不语怪

zǐ bù yǔ guài

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子:孔子;语:谈论。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子

详细解释

当立之年

dāng lì zhī nián

指三十岁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三十岁。指三十岁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三十而立。”用法:偏正式;作宾语;指三十岁。

详细解释

犯而不校

fàn ér bù jiào

别人冒犯了;也不计较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犯:冒犯;校:计较。别人冒犯了;也不计较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

详细解释

屏气不息

bǐng qì bù xī

闭住气不呼吸,形容敬谨畏惧的样子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人大气不敢出。屏气:抑制呼吸。闭住气不呼吸,形容敬谨畏惧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春

详细解释

来者可追

lái zhě kě zhuī

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,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以后的事还来得及补救。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,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。

详细解释

一旦之忿

yī dàn zhī fèn

一时的气忿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《新五代史・符存审传》:彦饶与晋初无衅隙,以一旦之忿,不能驭其军,杀奉进已非其本意,以反见诛,非其罪也!忿:气忿。一时的气忿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

详细解释

春风沂水

chūn fēng yí shuǐ

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,在舞雩台上吹吹风。指放情自然,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放情自然。原意是大人和儿

详细解释

沂水舞雩

yí shuǐ wǔ yú

谓知时处世,逍遥游乐。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知时处世,逍遥游乐。语本《论语先进》:“浴乎沂,风乎舞雩。”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内省不疚

nèi xǐng bù jiù

指自我反省,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,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问心无愧。指自我反省,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,即没有做有

详细解释

以直报怨

yǐ zhí bào yuàn

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

详细解释

讦以为直

jié yǐ wéi zhí

揭发别人的隐私自认为坦率。形容人品奸诈虚伪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品性。讦:攻击别人短处;直:直率。揭发别人的隐私自认为坦率。形

详细解释

久要不忘

jiǔ yāo bù wàng

不忘旧约或旧交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不忘旧交。久要:旧约、旧交。不忘旧约或旧交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

详细解释

不以人废言

bù yǐ rén fèi yán

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客观看待问题。废:废弃。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。 复

详细解释

夫子自道

fū zǐ zì dào

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,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。也用在不好的一面,意思是指摘别人,却正指摘了自己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比喻弄巧成拙。指

详细解释

沂水弦歌

yí shuǐ xián gē

谓知时处世,逍遥游乐。’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知时处世,逍遥游乐。语本《论语先进》:“扞曾点呴曰:‘莫春者,春服既成

详细解释

善与人交

shàn yǔ rén jiāo

善于与别人交朋友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善于与别人交朋友。善于与别人交朋友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晏平仲

详细解释

任重道远

rèn zhòng dào yuǎn

担子很重;路程很远。比喻责任重大;要经历长期的奋斗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担子很重;路程很远。比喻责任重大;要经历长期

详细解释

当仁不让

dāng rén bù ràng

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。朱熹集注: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”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,指该做就做。碰到

详细解释

瑚琏之资

hú liǎn zhī zī

比喻人特别有才能,可以担当大任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:子贡问日:‘赐也何如?’子日:‘女器也’。日:‘何器也?’日:‘瑚琏也。’瑚琏: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,夏朝叫“瑚

详细解释

末由也已

mò yóu yě yǐ

指无方可遵,无章可循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如有所立,卓尔,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。末:没有;由:遵循。指无方可遵,无章可循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如有所立,卓尔,虽欲

详细解释

闻一知十

wén yī zhī shí

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

详细解释

降志辱身

jiàng zhì rǔ shēn

压抑自己的意志;降低自己的身份;多指违心地混迹于世俗或委曲求全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与世俗同流合污。降:压抑;减损。压抑自己的意

详细解释

群起攻之

qún qǐ gōng zhī

大家都起来攻击它,反对它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: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群:众人;攻:攻击。大家都起来攻击它,反对它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:非吾徒也,小子

详细解释

行不贰过

xíng bù èr guò

谓犯过的错误不再犯。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等。谓犯过的错误不再犯。语出《论语雍也》:“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

详细解释

欲罢不能

yù bà bù néng

想停止却又收不住。指因各种原因(包括迫于形势)无法中止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处境艰难。罢:停;歇。想停止却又收不住。指因各种原因(包括

详细解释

好古敏求

hào gǔ mǐn qiú

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做学问等。好:喜爱,喜好。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我非

详细解释

笃信好学

dǔ xìn hào xué

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,勤学好问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学习方面。笃信:忠实地信仰。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,勤学好问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用舍行藏

yòng shě xíng cáng

任用就出来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隐。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士大夫的处世态度。任用就出来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隐

详细解释

举枉措直

jǔ wǎng cuò zhí

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。举:选拔,任用;枉:弯曲,比喻邪恶的人;措:罢黜;直:正直,比喻正直

详细解释

三复斯言

sān fù sī yán

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。形容对它极为重视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。朱熹注:“《诗经・大雅・抑》之篇曰:‘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之玷,不可为也。’南容一日三复

详细解释

如指诸掌

rú zhǐ zhū zhǎng

”后用“如指诸掌”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《论语八佾》:“或问褅之说。子曰:‘子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

详细解释

从吾所好

cóng wǔ suǒ hào

遵从我的爱好行事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从:听从,顺从;吾:我。遵从我的爱好行事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富

详细解释

博施济众

bó shī jì zhòng

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乐于助人。博:广泛;济:救济。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:“

详细解释

不得其死

bù dé qí sǐ

指人不得善终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表示对别人的诅咒。得:取得,获得。指人不得善终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:“若由也,不得其

详细解释

有勇知方

yǒu yǒng zhī fāng

有勇气且知道义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。何晏集解:“方,义方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有勇气且知道义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:“子

详细解释

无所用心

wú suǒ yòng xīn

指不动脑筋;什么事情都不关心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用心:动脑筋。指不动脑筋;什么事情都不关心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

详细解释

斗筲之人

dǒu shāo zhī rén

斗、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。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。形容人的气量狭小;见识短浅。亦用为自谦之词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一般作主语,含贬义。斗:容十升。筲:竹

详细解释

继绝存亡

jì jué cún wáng

恢复灭亡的国家,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尧曰》。《公羊传・僖公十七年》:“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,故君子为之讳也。”一般作定语、宾语,指复国。

详细解释

鸡黍之膳

jī shǔ zhī shàn

指杀鸡做菜,用黄米做饭。比喻家常便饭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生活等。黍:黄米;膳:饭食。指杀鸡做菜,用黄米做饭。比喻家常便饭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