ěr chūn fēng

马耳春风

拼音 mǎ ěr chūn fēng怎么读

注音 ㄇㄚˇ ㄦˇ ㄔㄨㄣ ㄈㄥ

繁体 馬耳春風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马耳东风

马耳春风的意思

见“马耳东风”。

出处金・元好问《谷圣灯》诗:“纷纷世议何足道,尽付马耳春风前。”

用法作宾语;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。

马耳春风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马耳东风”。见“马耳东风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马耳东风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马耳东风”原作“东风射马耳”,意指东风吹过马耳边,瞬间消逝。见于唐代诗人李白〈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〉诗。典源节录的大意:在北窗下吟诗作赋尽谈些风花雪月的事情,说得再多也不比一杯水来得有价值。世间的人听到这些都转头就走,就像东风吹过马耳,瞬间消逝无踪,起不了任何作用,比喻充耳不闻、无动于衷。亦可省作“东风马耳”,例如:宋代诗人范成大〈丙午新正书怀〉诗一○首之八:“栗里归来窗下卧,香山老去病中诗。东风马耳尘劳后,半夜鸡声睡熟时。”而“马耳东风”则见于宋代苏轼〈和何长官六言次韵〉诗五首之五:“青山自是绝色,无人谁与为容。说向市朝公子,何殊马耳东风。”指的正是对事情漠不关心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金・元好问〈谼谷圣镫〉诗:“纷纷世议何足道?尽付马耳春风前。”

马耳春风的翻译

  1. be in at one ear and out at the other

马耳春风成语接龙

“风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风和日丽
  • 丽句清辞
  • 辞严义正
  • 正中下怀
  • 怀才不遇
  • 遇难成祥
  • 祥云瑞彩
  • 彩云易散
  • 散兵游勇
  • 勇往直前
  • 前仰后合
  • 合情合理
  • 理所当然
  • 然糠照薪
  • 薪尽火传
  • 传宗接代
  • 代人捉刀
  • 刀山火海
  • 海底捞针
  • 针锋相对
  • 对牛弹琴
  • 琴棋书画
  • 画蛇添足

马耳春风成语接龙

“马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万古长青
  • 盈千累万
  • 恶贯满盈
  • 不念旧恶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
马耳春风字义分解

读音(mǎ), 马部,共3画

①. 哺乳动物,颈上有鬃,尾生长毛,四肢强健,善跑,供人骑或拉东西。 如: 马匹。骏马。马到成功。马首是瞻(喻跟随别人行动)。

②. 大。 如: 马蜂。马勺。

③. 姓。

读音(ěr), 耳部,共6画

①.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。 如: 耳背(bèi)。耳垂。耳鬓厮磨(mó)。耳穴。耳聪目明。耳濡目染。

②. 像耳朵的东西。 如: 木耳。银耳。

③.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。 如: 耳房。鼎耳。

④. 听说。 如: 耳闻。耳软。耳顺(指年至六十,听到别人的话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岁)。

⑤. 文言助词,而已,罢了。 如: 想当然耳。

⑥. 文言语气词(大致同“矣”)。 如: 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耳”。

读音(chūn), 日部,共9画

①. 一年的第一季。 如: 春季(农历正月至三月)。春节。春色。春晖(春天的阳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妇女的眉毛)。春秋(➊春季和秋季;➋指年月;➌指人的年岁,如“春春正富”;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,鲁国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;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)。

②. 两性相求的欲望。 如: 春心。怀春。

③. 生机。 如: 大地回春。

④. 姓。

读音(fēng,fěng), 风部,共4画

㈠ 风 [ fēng ]

①. 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。 如: 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

②. 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。 如: 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

③.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。 如: 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

④. 消息,传闻。 如: 风传(chuán 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

⑤. 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。 如: 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

⑥. 指民歌、歌谣。 如: 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

⑦.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。 如: 风瘫。风湿。

⑧. 姓。

㈡ 风 [ fěng ]

①. 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